找回密码
 注册齐乐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回复: 19

[品级] 『品级表◇文职』—— 文官

[复制链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发表于 2024-9-3 19:50:44| 字数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官品级表
部门导航(点击跳转):
【荣誉文官】加官(荣誉)
【中央三省】中书省(发布)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中央六部】吏部(人事)户部(财务)礼部(外教)兵部(国防)刑部(公检)工部(建设)
【中央其他】御史台(纪委)大理寺(法院)宗正寺(宗亲)钦天监(天文)上林监(科研)翰林院(人才)
【地方文官】郡级(省)州级(市)县级(县)
官职颜色说明:
紫色:中央部门机构的领导层,参加日常早朝、参加大朝会、参加国宴。
红色:中央部门的中间层,参加大朝会,参加国宴,若无皇帝的特别吩咐或家世加持,均不参加日常早朝,且中央官员需要随时准备待传问事(因为就在皇宫内上班,所以传召也挺方便)。
绿色:中央部门的基层,若无皇帝的特别吩咐或家世加持,日常早朝、大朝会、国宴均不参加。
橙色:地方官员以及编外人员,地方官员无假期、无调令、无调休、无传召、无出差等不得离开任职地,另:编外人员属于地方政府合同工或私人幕僚,非朝廷正式官员。
官职戏内说明:
在戏内的世界里,三省六部制度是沿用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官体系,过去的两千年里,也并非每个王朝都使用该制度,如六国战乱,每个国家各有各的官僚体系,太祖圣元女帝统一六国乱世后,将三省六部制确定为大景王朝(前朝)的官僚体系,而后来每一代皇帝,都会对制度进行适应当下的调整,所以当下的官僚体系并非是完全套用某朝某代。
官职戏外说明:
中国历史上官职冗杂,几个部门凑一起能有几十上百种称呼,为了省掉每次出戏对官阶职能的查询,方便大家辨识记忆,齐乐对文官的官职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调整。
如“侍郎”一词,词义解释为副部长或者次长,故此齐乐将侍郎定义为一个部门的副部级,统一运用到三省六部里面,除原本六部次长本身叫侍郎外,三省的副部级也安排为侍郎,以便大家能快速分辨官员职责。
除侍郎外,“正、丞”在齐乐也用得比较广泛,正的词意为正级或长官,丞的解释为辅佐辅助,故此齐乐将“正”也用于长官,“丞”用作副官,如六部各司的长官命名为“司正”,辅佐司长的副官命名“司丞”,除了三省六部外,“丞”的辅佐性质也广泛命名在其他部门里。
除官阶统一用一些字词命名外,齐乐还砍掉了各种冗杂的中间层,这些层层递进的官员其作用其实就是协助上一级办事,故此齐乐统一将“令史”一职赋予秘书的属性,用于替代各种层层递进的辅助官,就像任何人都想找他人帮助自己完成工作,秘书的诞生便是如此。当我们将大部分的职位工作集中在一个岗位上时,就会发现出戏的路子广了,剧情自然也比单一服从一个上级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9: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誉加官】

三公三孤统称“公孤”或“师保”,相传上古的舜禹时代就设有师保,延续到春秋战国后,《易》云:“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将师保类比父母,彰显其对于个人无以言表的尊敬地位,往后发展中,师保成为一种高荣誉的存在。当然,并不是皇帝、太子、皇嗣的老师就一定会被授予师保头衔,通常是为了表示敬重而额外赋予,除此外,也不一定加官了就必须履行职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论。

在大齐王朝,“三公”定义为皇帝的老师或国家重臣可加官授予,“三孤”定义为皇嗣的老师或与皇嗣有关的重臣可加官授予,而太子作为高于皇嗣低于皇帝的中间人,故此设有专属于太子老师的加官。对于太子身边的重要大臣/老师等,能在朝政上帮助太子的,可授予“太子三公”的荣誉称号;而对于太子个人能力(德智体美劳)有辛劳付出大臣/老师,可授予“太子三孤”的荣誉称号。故此,三公三孤在大齐王朝的分类别称为:皇帝三公、太子三公、太子三孤、皇嗣三孤
《官职》
【三公三孤】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皇帝三公)
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三公)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太子三孤)
从二品:少师、少傅、少保(皇嗣三孤)

【其他】
从二品:巡抚

【皇帝三公】
太师:皇帝之师(智育),皇帝的最高辅导大臣,通常能辅导皇帝治理国政,具有极高的地位,仅次于皇帝,享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称。
太傅:皇帝之师(德育),皇帝的老师,负责教授皇帝学科知识,以及对皇帝进行道德和思想教育。太傅是文人中的德高望重者,具有极高的荣誉与地位。
太保:皇帝守护者(体育),可兼任教育、辅弼职责,更可能承担保护与安全保障的责任,也可作为对有功之臣的特殊封号,用于表彰其功绩。
【皇嗣三孤】
少师:皇嗣之师(智育),偏向政治、智力属性的知识教育指导。
少傅:皇嗣之师(德育),偏向品性、德行属性的教育指导,并监督皇子/公主的日常行为,确保其遵纪守法。
少保:皇嗣守护者(体育),传授体质教育,保护皇子/公主的人身安全。
【太子三公/三孤】
太子太师:太子老师,教育和指导太子,培养其品德、才能和领导能力,协助太子处理政务,管理国家事务。
太子太傅:太子老师,教授太子学识、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知识,辅助太子处理政务。
太子太保:太子守护者,传授体质教育,保护太子人身安全,如加官给武官大臣可辅助太子了解军政知识。
太子少师:太子老师,属性同少师,地位高于少师。
太子少傅:太子老师,属性同少傅,地位高于少傅。
太子少保:太子守护者,属性同少保,地位高于少保。
【其他】
巡抚: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负责一郡的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事务,无固定人员,像“统帅”一样属于“出征”时的加封,归朝收回。巡抚通常授予出巡的监察御史,赋予对方二品的官阶与地方最高行政权,代表中央巡查地方。巡抚并不是专属监察御史的临时特权,有时候也会授予其他人,具体事件具体看待。
《已设人员》
皇帝三公:
太子三公:暂无
太子三孤:暂无
皇嗣三孤:
巡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9: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书省】

根据皇帝的意志起草诏令和决策,通过门下省的审议后,将其发布给各级官员和地方机构,确保政令的传达和执行。中书省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便是处理国家机密事务,以确保国家安全和稳定,换句话说,其他部门(不含皇帝直隶部门)有涉及国家级的机密事务,需让中书省参与处理,一般情况下会委派中书舍人去跟进事件进度。
《官职》
正一品:中书令(1人)
正二品:中书侍郎(1-2人)

正四品:中书舍人(若干)
正七品:令史(不独设,通常由翰林院或其他非政官员兼任)
中书令:中书省长官,行宰相职权,汇总皇帝意图与朝政商讨内容,宏观指导本省工作,对下面呈上来的草案初审后交给门下省审议,无问题则对草案进行润色修改,最后交由皇帝过目。(一份方案由有两处驳回风险,一处门下省,一处皇帝。)
中书侍郎:中书省副官,兼副宰职权,协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
中书舍人:中书省骨干官员,根据领导(中书令/中书侍郎)开会的内容,理解皇帝的指示精神和领导的讲话纲领,负责各种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等工作,然后将草稿方案交给领导
因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一份草案需要多个舍人署名,这个过程肯定各抒己见,谓之“五花判事”)
令史:对于一些有为青年,中书省看中后会让其兼任令史在中书省打杂或参与商讨,长期考察其能力、品行与才华,考察通过的可直升正式员工(中书舍人),不通过的撤其兼任即可。
《已设人员》
中书令:长孙恭先(信国公堂弟)
中书侍郎:罗胥(武肃侯世子/瑗德妃兄长)
中书舍人:
令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9: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下省】

负责审查中书省制定的国家政策与诏令,确保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如果发现其中有不当之处,有权进行封驳和驳正,以及处理奏章的接收/分类/审核,各部门的沟通调解事宜。

关于奏章:奏章分为题本、奏本、奏折三大类,题本用于公事,奏本用于私事,奏折用于密事,门下省会对题本、奏本的格式/内容/用词进行初审,按优先级排序与奏折一起交给皇帝,待皇帝批复后将其备份抄录(不抄朱批内容),最后将源文件发还到各处办事。
题外话:历史上有些皇帝会让三省宰相直接帮自己处理题本与奏本的批复,自己审阅盖章即可,而对于密事类的奏折(火漆密封),属于各处送给皇帝的密件,只能皇帝拆看,至于皇帝看完后要不要送到门下抄录(或发还原地)由皇帝决定,皇帝自己有私库存储这些秘折。
《官职》
正二品:侍中(1人)
正三品:门下侍郎(1-2人)

正四品:给事中(若干)
正五品:起居郎(1-2人)

正七品:令史
侍中:门下省长官,行宰相职权,与中书令共同总管国家大事,总领门下成员省议中书省送来的文件,对门下省事务负总责。
门下侍郎:也称“黄门侍郎”,门下省副官,兼副宰职权,协助侍中管理门下省事务。
给事中:门下省骨干官员,具体执行门下省的职能

起居郎: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皇帝的贴身文秘兼顾问,通常情况下会让亲信兼任该职位。
令史:文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因中书/门下属于机要部门,能第一时间触及国家还未发布的各项政令,甚至能参与商讨,未来也大概率将成为省里的骨干成员,故此中书/门下对令史的选拔也较为严审。一旦成为中书/门下的令史,其地位一般比其他部门的五六品都还要高。
《已设人员》
侍中:苏文钦(惠国公/苏贵妃父亲)
给事中:
起居郎:
令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尚书省】

实施皇帝或中书省所下达政令的执行机构,旗下设有六部,各部设四司,统称“六部二十四司”,专门负责处理全国军政、财文、兵刑、钱谷等一应行政事务,而尚书省则是六部的指挥中心。
《官职》
正一品:尚书令(1人)
正二品:尚书侍郎(1-2人)

正四品:尚书丞(若干)
正七品:令史

尚书令:六部总指挥官,行宰相职权。若皇帝安排他人分担奏章批阅事宜,其批示内容需要三省共同盖章才生效。意思就是,臣子替皇帝处理奏章(不含密折)的内容需三省意见一致,若不一致,则需交给皇帝处理。
尚书侍郎:尚书省副官,六部副指挥,兼副宰职权,协助尚书令管理尚书省事务。
尚书丞:协助尚书令/尚书侍郎处理日常事务,监管六部的工作,通常情况下一人负责一个部,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所有部
。尚书丞负责收集六部上交的各种文书/奏章,对其进行审核分类(一般情况下在六部就已经分类整理好了),如是部门琐碎事务只需要交给尚书令或尚书侍郎审阅盖章即可,其他的则统一送到门下省汇总上交。
令史:基层文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尚书省的令史与其他六部的令史在职责上并无差异,升迁也基本不会直升尚书丞,一般会安排到六部中层历练,或调到地方历练。
《已设人员》
尚书令:崔钰(文昌侯/皇帝表兄)
尚书侍郎:
尚书丞:
令史:徐长卿(华阳侯嫡孙/帝舅外孙/户部尚书表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吏部】
组织部,掌管天下文官(不含中书省/门下省)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吏部内设四司:吏部司、考功司、司封司、司勋司

吏部司:负责文官的选拔、任命、升迁、调任、候补等事务。
考功司:负责文官政绩考核、掌管官吏的升职、降职和罢官。考功司通过对官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决定其职位的升降或是否继续留任。
司封司:负责文武官员的封爵、子孙承继先祖的官位爵号、嘉奖死者并且赠予官爵给死者。主要处理与封爵、荣誉称号相关的事务,以及对逝去官员的追赠和纪念。
司勋司:管理文武官员的功勋等级、名册、丧事、赡养,并负责揭发夺丧、匿丧、短丧的人。主要关注官员的功绩和荣誉,维护功勋等级的记录,并处理与功勋相关的行政事务。简单来说,司封司与司勋司,一个负责封赏事宜,一个负责管理维护封赏后的事宜。
《官职》
正二品:尚书(1人)
正三品:侍郎(1-2人)

正四品:司正(1-4人)
正五品:司丞(若干)

正七品:令史
正八品:录事
尚书:最高长官,负责总体管理和决策,兼副宰职权。
侍郎:副长官,协助尚书管理本部的事务,分发尚书下达的各项指令到各司,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司正:各司的司长,负责监督各项工作进度的展开与汇总,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其他司。
司丞:协助司长打理全国的事宜,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负责一个郡,也可以一个人负责几个郡,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所有郡,对地方上送来的资料,很多时候还要出差实地考察真实性,走不开的也可以委派下面的人出差。
令史:基层文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录事:基层文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已设人员》
尚书:孔怀礼(衍圣公胞弟)
侍郎:燕孤行(定平候胞弟)
司正:吏部司-宋硕(宋氏父亲)司封司-长孙文恪(中书令嫡子)司勋司-刘思彤(威远伯胞妹)
司丞:姚家兴(敏才人父亲)
令史:夏晴玥(玄封郡都统之女)
录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9: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户部】

民政/财政部,掌管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户部内设四司: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

户部司:掌管户口、土地、赋税、贡献、蠲免、优复、婚姻、继嗣等事务,可以说是管人管地的综合体,涉及人口管理、土地登记、税收征收等方面。
度支司:掌管全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确保国家财政的稳定运行,以及承担粮食漕运任务。
金部司:管理全国交纳的货币,监管货币的流通、铸造、及与货币相关的政策执行,管理皇城市场、皇宫市场的交易之事(地方市场由地方官负责,户部外丞监察干预),并供给宫人、王妃、官员奴婢衣服,相当于财务部门,负责国家的金融和财务管理。
仓部司:掌管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负责国家的粮食储存和分配,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官职》
正二品:尚书(1人)
正三品:侍郎(1-2人)

正四品:司正(1-4人)
正五品:司丞(若干)

正七品:令史
正八品:录事
尚书:最高长官,负责总体管理和决策。
侍郎:副长官,协助尚书管理本部的事务,分发尚书下达的各项指令到各司,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司正:各司的司长,负责监督各项工作进度的展开与汇总,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其他司。
司丞:负责各郡分部事宜,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负责一个郡,也可以一个人负责几个郡,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所有郡,对地方上送来的资料,很多时候还要出差实地考察真实性,走不开的也可以委派下面的人出差。
令史:基层文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录事:基层文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已设人员》
尚书:
侍郎:
司正:
司丞:
令史:
录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21: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礼部】

教育/外交部,掌管国家礼仪、祭祀、学校教育、科举考试、外交事务以及藩属和外国往来等。吏部内设四司:礼部司、祀部司、膳部司、主客司

礼部司:掌管嘉礼(如冠礼、婚礼等)、军礼(如阅兵、军事演习等)等管理学务,同时负责全国的学校事务、科举考试。
祀部司:掌管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之事,以及地方崇玄学等专业科目的管理。
膳部司:负责邦之祭器、牲豆、酒膳的辨析,及藏冰食料之事,与祭品规格、各级官学教师的膳食管理相关,也包括皇帝与贵族的膳食安排。
主客司:掌管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负责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务,包括接待、外交谈判等。
《官职》
正二品:尚书(1人)
正三品:侍郎(1-2人)

正四品:司正(1-4人)
正五品:司丞(若干)

正七品:令史
正八品:录事
尚书:最高长官,负责总体管理和决策。
侍郎:副长官,协助尚书管理本部的事务,分发尚书下达的各项指令到各司,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司正:各司的司长,负责监督各项工作进度的展开与汇总,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其他司。
司丞:负责各郡分部事宜,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负责一个郡,也可以一个人负责几个郡,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所有郡,对地方上送来的资料,很多时候还要出差实地考察真实性,走不开的也可以委派下面的人出差。
令史:基层文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录事:基层文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已设人员》
尚书:
侍郎:
司正:
司丞:
令史:
录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2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兵部】

国防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任命/升迁(功勋封号归吏部管)、军队的编制、训练、装备、军事调动以及边防、驿站等军事以及部分交通事务。兵部内设四司: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

兵部司:主掌全国武官评品、选授、武举及兵马名帐、调遣之政令,以及编制、宿卫(警卫)、番代(轮值)、征集、训练以及军行器物的装备配发等事宜。
职方司:掌天下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候之数,辨其邦国都鄙之远迩及四夷之归化,以及武职官的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的检阅、考验等事务。
驾部司:主要负责军用马车、战马、后勤运输、维持驿站、厩牧、官私马/牛/杂畜之簿籍,辨其出入/出格/宽松/存在隐患的政令。
库部司:负责军需武器、甲胄、羽箭等的生产、保存、调配,以及武举相关的器材供给,辨各地武器的出入情况、按需而定。
《官职》
正二品:尚书(1人)
正三品:侍郎(1-2人)

正四品:司正(1-4人)
正五品:司丞(若干)

正七品:令史
正八品:录事
尚书:最高长官,负责总体管理和决策。
侍郎:副长官,协助尚书管理本部的事务,分发尚书下达的各项指令到各司,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司正:各司的司长,负责监督各项工作进度的展开与汇总,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其他司。
司丞:负责各郡分部事宜,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负责一个郡,也可以一个人负责几个郡,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所有郡,对地方上送来的资料,很多时候还要出差实地考察真实性,走不开的也可以委派下面的人出差。
令史:基层文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录事:基层文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已设人员》
尚书:
侍郎:
司正:
司丞:
令史:
录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2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刑部】

公检法部,兼公安/检察院/法院部分职能。刑部负责全国的刑事司法(刑事诉讼/刑罚执行/监狱管理),复核审查各地送来的刑名案件,并将死刑、疑难案件送往大理寺进行复核审判,再交由皇帝批准审核,最后发回原地执行。遇重大案件,当与大理寺、御史台进行三司会审。刑部内设四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

刑部司:掌管律令、刑法、徒隶、勾复审计、关禁之政令,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和疑难案件,监督和指导全国的监狱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工作,管理部直属监狱,制订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
都官司:掌管刑罚的执行、监狱的管理(衣粮药)、薄录俘囚、冤狱的平反等。(录囚是指上级司法机关对在押囚犯的复核审录,以检查下级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理是否有失公正,并纠正冤假错案。)
比部司掌管天下各官署衙的财物、收支出的检查,并检查地方财政,加强经济监管,预防/审核经济犯罪。具体来说,比部司负责勾会内外赋敛、经费、捧禄、勋赐、徒役课程、通欠之物及军资、械器、和粜、屯所收入等。
司门司:负责管理监狱、执行刑罚等具体的司法工作,以及管理天下官民的出行和通过各种门禁、关卡的事务,负责颁发凭证,确保人员和物品的合法通行。除此外,司门司还涉及门禁管理相关的税收和违禁品的没收工作,以确保国家财政的收入和违禁品的控制‌。
《官职》
正二品:尚书(1人)
正三品:侍郎(1-2人)

正四品:司正(1-4人)
正五品:司丞(若干)

正七品:令史
正八品:录事
正九品:狱丞(1人)
未入流:狱卒
尚书:最高长官,负责总体管理和决策。
侍郎:副长官,协助尚书管理本部的事务,分发尚书下达的各项指令到各司,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司正:各司的司长,负责监督各项工作进度的展开与汇总,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其他司。
司丞:负责各郡分部事宜,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负责一个郡,也可以一个人负责几个郡,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所有郡,对地方上送来的资料,很多时候还要出差实地考察真实性,走不开的也可以委派下面的人出差。
令史:基层文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录事:基层文员,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狱丞:管理刑部监狱的狱长,由NPC任职不外设。
狱卒:刑部监狱的狱卒,负责看守、押送囚犯等,由NPC任职不外设。

《已设人员》
尚书:
侍郎:
司正:
司丞:
令史:
录事:
狱丞:
狱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齐乐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齐乐(小齐日记本) ( 蜀ICP备2022023193号 )  

GMT+8, 2025-9-1 12:34 , Processed in 1.21094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