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齐乐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0|回复: 13

[品级] 『品级表◇武职』—— 武官

[复制链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发表于 2024-9-14 23:20:04| 字数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官品级表
部门导航(点击跳转):
【荣誉武官】加官(荣誉)
【中央禁军】金吾卫(皇城)羽林卫(皇宫)
【中央特种】骁卫(骑兵)翊卫(弓弩)威卫(火器)武卫(重步)御卫(轻步)
【中央特务】枢密院北院(内政)枢密院南院(外政)
【地方驻军】郡级(省,无营)州级(市,州营)县级(县,县营)
官职颜色说明:
紫色:中央武官的领导层,参加日常早朝、参加大朝会、参加国宴。
红色:中央武官的中上层,参加大朝会,参加国宴,若无皇帝的特别吩咐或家世加持,均不参加日常早朝。
绿色:中央武官的中下层,若无皇帝的特别吩咐或家世加持,日常早朝、大朝会、国宴均不参加。
橙色:地方官员以及编外人员,地方官员无假期、无调令、无调休、无传召、无出差等不得离开任职地,另:编外人员属于地方政府合同工或私人幕僚,非朝廷正式官员。
官职戏内说明:
本朝(齐朝)的武官体系是沿袭前朝(景朝)的武官体系:禁军+特种+特务+地方,这一体系是由前朝太祖圣元女帝所创,本朝与前朝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特种”这块的称谓与结构部署,本朝的特种营叫做“五卫营”,前朝的特种营叫做“神威营”。
特种营从广义的地域划分看,它其实属于地方驻军,只因为这个“地方”是京畿中州,故此这个本应该属于“中州营”的军队在历代王朝都被赋予了与地方不一样使命,几乎所有的王朝都会将这只“中州营(京畿营)”打磨成王朝的最强之师,并赋予各种各样的称谓,而前朝对这只军队侧重于火器的研发与使用,故此得“神威营”称号。前朝覆灭后,先帝(皇帝伯父)将这只神威营并入从苍州起义(造反)开始一路走来的“苍州营”,重新整合后成为新的京畿营,赐名“五卫营”。与前朝不同的是,本朝将这只京畿营分成五个部分进行发展,用于应对各类战争所需。
官职戏外说明:
为了方便认知,齐乐将武官官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官职”,一个是“军阶”,官职为各部门的功能性职位,能具体阐明是做什么的;军阶为军营里的士兵等级,没有具体的职务,以管多少人为等级区分,等级越高管的人越多。官职与军阶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比如李华是金吾卫一员,其军阶为“队正”,并担任“执戟”一职,当然,李华也可以身兼多职。
齐乐将
“尉”定义为区域行政的长官:郡尉、州尉、县尉,尉字在中国文化中有“指挥官”的意思,如“校尉”一词,校在中国历史上为军中的一个单位,800人为一校,而管理这800人的指挥官即为校尉,齐乐在三期四期武官官职中均有校尉一词(与军队单位无关),但五期将尉定义为行政长官专属后,为避免理解偏差便取消了校尉,因为校尉一词在历史发展中演变成仅次将军的军官,又或者低于将官高于尉官的存在,这导致与设定的发生冲突。
齐乐整合历史上所有军队单位,整改出一套适用于本群的军队编制单位(小到大):伍、什、两、队、百、旅、营、军
其中“百”是自创的一种单位,即100人为百,采用简单直观的定义。史料中百人为“卒”或“百户”,根据后者改编成“百”。而“25两”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古老的珍贵计量单位,如“人命价值连城,一丝不苟,也不过25两”,用以表示人命非常珍贵,再小也不能忽视,表达对生命的敬畏,故此将“两”列为有品级的起始。
戏内世界的武官体系是以“州营”“县营”“卫营”等称谓展开的,为了能更好的直观感受,故此将营作为最高个体单位,所以“队—旅—营”便是核心单位,而再往上就是用的比较少的“军”,只有在出征的时候才用得上,就是所有的营汇聚在一起就是军。传统概念中,旅和军之间一般有师,介于用不上以及有设定上的等级冲突所以舍弃了。而核心单位的“队-旅-营”的概念也很好理解,无论是25人50人还是100人,其实广义上都是小队和大队的区别,可以理解为百人以下都视为“队伍”,百人以上则以500人为界限,并构成旅的概念,而五百人为旅也是古代文化中普遍的认知,故此旅将作为戏内武官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单位/指标,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营是有很多个旅组成。对于人数不足500人的军营,可以用“小营”去理解,这类营通常处于政治权力的边缘,不派专人监督,基本交由地方官自行发展。
为了不增加记忆与认知负担,齐乐将军队编制直接设为军阶,用“正”这个字作为长官的定义,便有了【两正-队正-百正-旅正(25-50-100-500)】这四种阶级为基础核心,为啥没有营正?营正=一营长官=州尉/县尉/上将军。为什么不沿用伍长/什长/百夫长中的“长”作为定义?是因为在演绎中,我们狭义上常常把一个小队的头目叫队长,伍长是队长,什长也是队长,因队长在通俗环境中适用频率过高,故规避掉了。
那人数超过500怎么办呢?旅正之上,营官(指挥官)之下,加设了“将官”,这非常好理解,各种“X正”约等于兵,指挥官约等于帅,帅之下必然有将,所以无论是地方营还是中央营,旅正之上都设立了将官,即:人数达1000可设一将。中央的军营人数通常在几千左右,高的过万,即便过万,也不过设置10个将官,而领导可设3人,管10+个也绰绰有余。而地方营考虑存在兵力几万的军事重营,如五万人就要设置50个将,故此在此基础上增加高一级的将官管理低一级的将官,如五万人有10个高一级将官,这样领导只需要管理这10个高一等级的将官即可。
理解了这套军阶逻辑,再看武官品级基本就无障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23: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誉加官】

荣誉加官有两种,一种是实权但临时,比如元帅/统帅;一种是长久但无权,比如大将军/将军。元帅与统帅有正副级,副级需要听从正级安排,协助正级完成军事行动,当正级出现状况,比如受伤、昏迷、殉国等无法指挥的情况,副帅理当接管指挥权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安排,以稳定军心。
《军阶》
超品级:兵马大元帅、兵马副元帅
超品级:镇国统帅、镇国副帅
正一品:封号大将军
正二品:上将军(与职权绑定不独设)
正三品:将军(与职权绑定不独设)
正三品:封号将军

正四品:封号郎将
《职位解析》
兵马大元帅:天下兵马大元帅,全国最高指挥官,可调用全国所有兵马,通常在大型军事战役的时候加封给最高将领,让其方便调用全国的军队。比如发生国与国的战役,或者边疆大片区域出现军事危机,需要调用大范围甚至全国各地的兵马才能解决危机等。元帅属于临时军衔,打完仗后收回。
镇国统帅:战役行动最高指挥官,可调用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兵马,通常在中小型军事战役中加封给最高将领,让其方便调用可调范围内的军队。比如某地发生动乱,或某边关出现军事危机,需要调用周围方圆多少里的军营或某郡的军营等。统帅属于临时军衔,打完仗后收回。
封号大将军:荣誉军衔,可上朝参政,无实质性兵权,一般情况下加封给退休后的上将军,或是德高望重的老将军,以示尊重。
上将军:与职权挂钩的职位性军衔,不单封给该职位以外的人。
将军:没有特殊封号的将军属于与职权挂钩的职位性军衔。
封号将军:荣誉军衔,可上朝参政,无实质性兵权,获此加官者要么有军功,要么得皇帝器重,要么加封给退休的武将以示尊荣,亦或者某项职位、某种任务的地位所需等等。
封号郎将:荣誉军衔,不上朝参政,无实质性兵权,一般加封给劳苦退休的武将,或者作为士兵干了大成绩的嘉奖。
《已设人员》
兵马大元帅:无
兵马副元帅:无
镇国统帅:无
镇国副帅:无
封号大将军:无
上将军:见各部门
将军:见各部门
封号将军:
封号郎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23: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吾卫】

禁军分两卫,一卫负责皇城,名曰金吾卫;一卫负责皇宫,名曰羽林卫。金吾卫作为皇城执法者,身肩维护京城治安的重任,只要是京城的百姓,日常生活中就无法忽视金吾卫的存在,换句话说,金吾卫是京城百姓的110,不过,金吾卫却不负责刑事、民事断案,需要告张家李家的,请前往[云北坊]的中州衙门。金吾卫虽不负责断案,却经常干查案的活,因为许多案件常与“治安”问题挂钩,涉及治安,自然就归金吾卫的管辖范围。但金吾卫毕竟不是专业刑侦部门,所以只要是皇城发生的大小案,经常就能看见几个部门在同时负责并互相配合。
城防安排:金吾卫总人数为15000+人,是七大京卫中人数最多的一卫。金吾卫白天差不多需要4400+人参与皇城维稳,其中:左右城门各50、三朝门各100、皇家产业每坊巡逻各100、普通每坊巡逻各50、东西市各200、每坊定点执勤各5、城门外定点执勤各5,东西南北城郊巡逻各100。金吾卫是日夜换防制,晚上的巡防人员会比白天少很多,除城门与各坊定点执勤人数不变外,其余各坊巡逻对半减,且不设城门外定点执勤与城郊巡逻,故夜晚的巡防总人数在2500+人,即金吾卫每天至少需要7000人进行治安工作的展开。除却这七千人,另有七千人在金吾卫营等待轮班调休,调休并不是放假,而是不参与城防工作,继而转为日常的兵营训练,以保障金吾卫士兵的体能锻炼。当然,如遇到特殊的政治敏感时期与节日时期,金吾卫几乎会全体出动,最明显的特点便是皇城巡防人员成倍增加。(以上城防安排为最初规划的满算配置,戏内实际情况可自行调整安排)

皇城各坊:皇城建于250年前,由圣元女帝督建,女帝将皇城分为四四方方的区域,以“坊”命名。与上古资料中的坊不同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女帝督建的坊并没有坊墙,而是开放性的外围建筑,临街通常是店铺,但是街道却十分宽广,将各坊区分得清清楚楚。每个坊设有坊正(从九品)对各坊进行人事管理,如协助官吏进行各种信息调查,辅助官吏进行税银征收,协调坊内的各种邻里纠纷,更新各坊的居民居住情况,为新入住的居民办理临时坊民证,而正式的需要前往中州衙门进行办理。
宵禁制度:古代无电,入夜后整个皇城基本陷入一片漆黑,而漆黑的夜往往是犯罪的摇篮,为了皇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夜晚的治安管理,入夜后实行宵禁制度,即晚上21点开启宵禁,但有一个人性化的宵禁驱赶,也就是宵禁开始前的半个小时会对还在街上逗留的人进行驱赶,对还没关门的店铺进行警告,而这半小时刚好是金吾卫从宵禁换防到完成部署所需要的时间,若部署完成,也就是半小时后若还在出现在大街上,金吾卫会对其进行抓捕入狱,还未关门的店铺会进行罚款并强制关闭。宵禁制度仅针对临街店铺与四通八达的大街,对于坊内的人员走动并无强制规定,但宵禁期间坊内出现较大的动静声响,附近的金吾卫会前往查探。
宵禁结束:早上4点半,宵禁人员会陆续开始撤离,半小时后完成全部换防工作,在5点正式解除宵禁,大开城门,此时百姓会陆续进城,金吾卫需要对有货物、车辆的人员进行盘查,登记各种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流向等。
《官职》
正二品:金吾卫上将军(1人)
正三品:金吾卫将军(1-2人)

正四品:街使(2人)
正六品:司阶(1-2人)

正七品:中候
正七品:录事参军(1-2人)
正八品:曹参军(4人)
正八品:司戈、执戟、门候
正九品:狱丞(1人)

《军阶》
正四品:中郎将(辖1000人,可设15人)
正六品:旅正(辖500人)
正七品:百正(辖100人)
正八品:队正(辖50人)
正九品:两正(辖25人)
未入流:伍长、火头、其他

《职位解析》
上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长官,管理一卫的大小事。
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副长官,协助上将军管理卫内的各项事务。
街使:分别设左街使与右街使,负责皇城的治安管理、巡逻纠正、修桥种树、盗贼缉拿等各项与皇城治安相关的所有事宜,通常由副长官充任,一人分管一边。
司阶‌:负责管理金吾卫的士兵工作和日常事务,确保金吾卫的正常运作,日常处理金吾卫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辅助街使展开各项工作,司阶属于金吾卫实际跑腿埋头干活的,是名副其实的“小领导”,故此配了中候做助理。
中候:司阶的副手,协助司阶管理金吾卫日常事务,确保各项指令顺利执行。
录事参军:负责记录和整理卫内的日常事务及相关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金吾卫的录事参军比其他卫的录事参军都活多量大,毕竟整个皇城街头巷尾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需要金吾卫去处理,录事参军都需要对各项事宜进行记录在册,所以,金吾卫的录事参军通常会私人聘一些师爷帮忙处理事务。
曹参军:中央各卫曹参军设4人,分别是:兵曹/仓曹/骑曹/胄曹,分别掌管兵事、粮药、马匹、兵甲,中央的曹参军比地方高一阶。
司戈‌:仪仗官,皇城活动、帝王出行时的门面扛把子,基本会选长相优秀,身材统一的人担任,平时属于名誉挂牌,有活动时需要干事,日常跟其他金吾卫没啥区别,该干嘛干嘛,该做事做事,该训练训练。
执戟:巡逻官,队伍头目,负责皇城的日常安全巡查‌。
门候:城门官,队伍头目,负责一处城门的各项事宜。
狱丞:金吾卫监狱的狱长,金吾卫关押的犯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宵禁时期抓捕或影响治安的闹事者,这类人通常会关押7日进行思想教训,如果想要提前出狱需要赎金。

中郎将:士兵满1000人可设一名中郎将,中郎将是中央营地才设立的将官,比之地方的副将与参将,虽只辖一千人,但军阶高于地方将官。中央各卫人数大多不超过一万人,故中郎将为卫营军阶最高单位,各卫中郎将1-10人不等,由长官/副长官对接管辖中郎将。
旅正/百正/队正/两正:士兵满500人/100人/50人/25人可设一名旅正/百正/队正/两正,两正是最小有品级的官阶,下辖伍长5人。
伍长/火头/其他:“伍长”是5人小队的队长,伍长包含在5人里面,中央各卫均以5人为最单位。“火头”为火头兵的队长,每1000人配100火头兵,火头大多是个百正。“其他”指领导私聘的合同工或幕僚,虽为编外人员,但毕竟干着领导委派的活,隐性权力很大。
《已设人员》
金吾卫上将军:即墨坤(陵川候世子/温奚驸马)
金吾卫将军:秦宗梁(左街使/崇山伯的胞弟)、韦奉一(右街使/韦恕己的胞兄)

街使:秦宗梁(将军)、韦奉一(将军)
司阶:唐灏(中郎将)、孙敬(中郎将)
中候:狄元朗(旅正)
录事参军:李靖
曹参军:兵曹-、仓曹-董扶光(董萼华的胞弟/董若卿的庶叔)、骑曹-、胄曹-
司戈:
执戟:凌若仙(百正)
门候:
狱丞:

中郎将:孙敬(司阶)、唐灏(司阶/荣国公的嫡孙)、刘弈(威远伯的庶弟)
旅正:狄元朗(中候/狄元明的庶弟)
百正:凌若仙(执戟)
队正:
两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23: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羽林卫】

禁军分两卫,一卫负责皇城,名曰金吾卫;一卫负责皇宫,名曰羽林卫。羽林卫作为皇宫护卫队,身兼维护皇宫安防的重责,也是皇室日常出行的护卫军。羽林卫作为皇帝近卫,是许多勋臣子弟接近皇帝的仕途近道,羽林卫选拔较为严苛,除武考外还设有笔试,不收没开笔识字的人,对个人的素质教养、文化素养、家世清白都比较看中,考入羽林卫后,每个人都必须熟读宫规戒律、熟知各种宫廷礼仪,羽林卫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是勋臣子弟出身,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军队”。
宫防安排:羽林卫总人数为2500+人,是七大京卫中人数最少的一卫。羽林卫仅负责皇宫的安防,所需兵力大多集中在宫门守卫、白天站岗与夜间巡逻三处(白日不巡夜间不站),其中:五大宫门日夜各50,白天前朝各处站岗总计200,后宫站岗总计100,皇宫夜巡总计300,即每天需1100+人负责皇宫维稳。除却这一千人,另有一千人在羽林卫营等待轮班调休,调休并不是放假,而是不参与宫防工作,继而转为日常的兵营训练,以保障羽林卫士兵的体能锻炼。

贵族军队:作为天子的近卫,这无疑是在天子面前刷脸露面的好渠道,相较中央文官而言,光一个科举就是过五关斩六将,除此外,羽林卫不参与行军打仗,但凡自家孩子是习武的,为子女生命安全操碎心的家长没有不想扔塞进羽林卫的,故此羽林卫成了许多勋臣子弟的另一处“当官”赛道。羽林卫由于人员构成趋于世家子弟,其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家族利益关系,并因此在内部形成各类朋友圈,但对于毫无背景的个体而言,无论加入哪个朋友圈,都是无形的人脉资源。
铿锵玫瑰:羽林卫由于其利益与环境安全性,相较全国所有军营而言,除了是贵族最多、素质最高,也是女兵最多的一营,有不少家族并不排斥自家女娃舞刀弄剑的很大一个原因便是可以往羽林卫里面送,如果足够幸运被皇帝赏识的话,是能够一飞冲天的,历史上便有几个羽林卫出身的大妃,即便不被赏识也是一名公务员,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子女人生职业规划道路又有多少家族会拒绝呢?除了利益原因外,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对于行走在皇宫的护卫,女性相较男性更安全。(景太宗时期,因后妃出轨护卫被抓了个现行,景太宗大怒,扩招了一批女性羽林卫专门负责后妃活动区域的巡卫,也是这之后,羽林卫默认需要招募女性。)
豪华待遇:羽林卫作为一支贵族卫队,享受贵族般的福利待遇,同样是占坊军营,羽林卫人少地大,每个五人小队能独享一个房间,且内置独立的床铺,着实让其他卫营睡大通铺的基层士兵羡慕不已,外加上羽林卫不差钱的官宦子弟居多,不少羽林卫会私人出钱置换家具,反正不由国家出钱,能把基础设施变得刚好,所以无人管羽林卫装修变动一事,因此坊间还诞生了针对羽林卫装修置换的生意,而换下来家具羽林卫曹参军会进行回收他用。除了生活居住上的优越待遇外,羽林卫在吃食用度上也优于其他卫营,只因羽林卫中有钱的富家子弟并不少,许多富家子弟为获得上司关注,增加自己出任务时安排去御前站岗、御前巡逻的机会,会主动捐款改善羽林卫伙食用度,进而博取个人口碑与名声,外加上国家在财政支出上从不少眼皮下的京城七卫,便造就了不差钱的羽林卫养着一些倒给钱的纨绔兵,日子自然过得舒坦。
《官职》
正二品:羽林卫上将军(1人)
正三品:羽林卫将军(1-2人)

正六品:司阶(2人)

正七品:中候
正七品:录事参军(1人)
正八品:曹参军(4人)
正八品:司戈、执戟、门候

《军阶》
正四品:中郎将(辖1000人,可设2-3人,设两人每人管1250人,设三人每人管900人)
正六品:旅正(辖500人,可设5-6人)
正七品:百正(辖100人,可设25-27人)
正八品:队正(辖50人,可设50-54人)
正九品:两正(辖25人,可设100-108人)
未入流:伍长、火头、其他
无品级:士兵(可设2500-2700人)
上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长官,管理一卫的大小事。
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副长官,协助上将军管理卫内的各项事务。
司阶‌:负责管理羽林卫士兵以及各种日常事务,属于羽林卫的人事部与管家,辅助长官处理羽林卫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由于羽林卫大多是世家子弟,能担任羽林卫司阶的人一般家世都不会太低,或者本身具备一定的威慑力与处理能力,否则难以压制下面这群人。由于女性羽林卫并不少,司阶通常设置一男一女两人,分别管理男性与女性。
中候:司阶的副手,协助司阶管理羽林卫日常事务,确保各项指令顺利执行。
录事参军:文书工作,负责记录和整理卫内的日常事务及相关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曹参军:中央各卫曹参军设4人,分别是:兵曹/仓曹/骑曹/胄曹,分别掌管兵事、粮药、马匹、兵甲,中央的曹参军比地方高一阶。
司戈‌:仪仗官,皇帝出行时的跟随侍卫,宫中各种祭祀活动的站岗人员,一般会选身材统一、长相优秀的人担任,日常会比其他羽林卫多一项礼仪训练,类似阅兵仪式动作流程需要统一性,不训练的时候大多负责各大宫殿的安防站岗。
执戟:巡逻官,队伍头目,主要在宫禁时分负责皇宫的夜巡,白天只在没有司戈站岗的区域进行日巡。
门候:城门官,队伍头目,负责一处城门的各项事宜,如人员进出入的登记、物品盘查等。

中郎将:士兵满1000人可设一名中郎将,中郎将是中央营地才设立的将官,比之地方的副将与参将,虽只辖一千人,但军阶高于地方将官。中央各卫人数大多不超过一万人,故中郎将为卫营军阶最高单位,各卫中郎将1-10人不等,由长官/副长官对接管辖中郎将。(需要注意,羽林卫的中郎将是含金量最高的中郎将,想要获得此位堪比其他卫晋升将军的难度,该职位获得奖励/资历但晋无可晋的情况下,皇帝会授予中郎将“封号将军”的加官,虽然封号将军享有将军的地位与待遇,但是在部门体系中,必须听从长官/副长官的安排,是上下级关系,部门长官有权开除下级,下级被开除后,就只剩下一个封号将军的虚衔。)
旅正/百正/队正/两正:士兵满500人/100人/50人/25人可设一名旅正/百正/队正/两正,两正是最小有品级的官阶,下辖伍长5人。(注意,羽林卫的旅正的晋级含金量等同其他卫的中郎将,该职位获得奖励/资历但是晋无可晋的情况下,皇帝会授予旅正“封号郎将”的加官。)
伍长/火头/其他:“伍长”是5人小队的队长,伍长包含在5人里面,中央各卫均以5人为最单位。“火头”为火头兵的队长,每1000人配100火头兵,火头大多是个百正。“其他”指领导私聘的合同工或幕僚,虽为编外人员,但毕竟干着领导委派的活,隐性权力很大。
《已设人员》
羽林卫上将军:崔朔(少保/忠信伯世子/皇帝的表弟/崔钰的堂弟)
羽林卫将军:徐归(华阳侯的庶弟)、唐杳(少保/荣国公的堂侄女)

司阶:叶奕(中郎将)、徐桐君(中郎将)
中候:刘侑(旅正)
录事参军:上官恒(上官荀之子)
曹参军:兵曹-赵砚(勋国公之子/赵昴的庶弟)、仓曹-苏寅(惠国公之子/苏氏庶兄)、骑曹-、胄曹-
司戈:
执戟:
门候:
狱丞:

中郎将:叶奕(承义伯/司阶/叶余容的胞兄)、徐桐君(司阶/华阳侯之女/徐横的胞妹/白庭栩的小姨)
旅正:刘侑(中候/威远伯的庶弟)
百正:
队正:
两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5 00: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骁卫】

骁[xiāo]卫,五卫之一,以发展骑兵为主,兵力在3000+人,全员配战马2匹,一匹用于轻骑、一匹用于重骑。
重轻双修:重骑人与马均披甲,防护极强,常用于战场破阵、近距离搏斗,发挥强大的冲击力,打破敌方的战斗队列;轻骑则轻装上阵,常用于需要快速移动的局势,如侦查骚扰、侧翼打击等,从而扰乱敌方秩序。骁卫虽是重骑轻骑双修,但更侧重于对重骑的训练与发挥,形成以重骑为主,轻骑为辅的发展方向。对骁卫而言,双修意味着骁卫更能适应战场上变化莫测的骑兵需求,能够灵活变通才是战场上制胜的关键,故此不仅是骁卫,整个五卫大多都是双修多维发展,并不局限某一种单一的模式。

[五卫]大众认知:五卫营坐落于皇城西南方向的城郊(地图上看为皇城左下角),占地面积广阔,是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军事基地。五卫营虽然各卫人数并不算全国最多,通常在几千到一万不等,但五个卫加起来也是庞大的一个军事重营。朝廷在五卫上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军费开销,全国最好的战马、武器等物资都是优先提供给五卫,全国最好的机械科研部门也存在于五卫营中,五卫营是王朝花大量资源培养的一只特种部队,是王朝最强的军事力量。
[五卫]精英小队:五卫营虽然整体的战力强大,但由于培养精锐并不容易,注定资源只会倾斜在少部分群体上,并非每个五卫营的士兵都是想象中的强者,所以五卫营内部也存在个体能力的高低,卫营的最小单位是5人一组,而5人也是在日常训练活动中最容易凝聚小队意志力的组合,因此,看一个中郎将手下的队伍强不强,就看他手下有多少精英小组,通常一个的精英小组的战斗力往往能超越十几个平庸小组。五卫营每年都会有很多训练比赛,能拿到名次的小组能获得各卫最好的资源倾斜,因各种比赛存在竞争关系,各卫内部也会对所有的小组进行排名,通常排行在前五百名的小组就是各卫的精英阶层,而前一百名的小组则是精英中的精英。为了区分各小队,每个小队几乎都会给自己取特别的称谓,如“鹰眼”“毒蛇”“狸猫”之类,当然由于五卫营整体人数较多,对一些不知名的小队称谓存在重复的现象,大家给自己取名一般都会避开一些知名的小队。当然,精英小队并非五卫营专属,羽林卫、金吾卫,甚至许多地方营也有类似的存在,不过金吾卫羽林卫因工作需求常常群体性协作更多。
《官职》
正二品:骁卫上将军(1人)
正三品:骁卫将军(1-2人)

正七品:录事参军(1人)
正八品:曹参军(4人)
《军阶》
正四品:中郎将(辖1000人)
正六品:旅正(辖500人)
正七品:百正(辖100人)
正八品:队正(辖50人)
正九品:两正(辖25人)
未入流:伍长、火头、其他

上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长官,管理一卫的大小事。
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副官,协助上将军管理卫内的各项事务。
录事参军:负责记录和整理卫内的日常事务及相关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曹参军:中央各卫曹参军设4人,分别是:兵曹/仓曹/骑曹/胄曹,分别掌管兵事、粮药、马匹、兵甲,中央的曹参军比地方高一阶。

中郎将:士兵满1000人可设一名中郎将,中郎将是中央营地才设立的将官,比之地方的副将与参将,虽只辖一千人,但军阶高于地方将官。中央各卫人数大多不超过一万人,故中郎将为卫营军阶最高单位,各卫中郎将1-10人不等,由长官/副长官对接管辖中郎将。
旅正/百正/队正/两正:士兵满500人/100人/50人/25人可设一名旅正/百正/队正/两正,两正是最小有品级的官阶,下辖伍长5人。各阶层的长官负责范围内士兵所有日常事宜,由两正作为单个士兵生活琐事的直接负责人。
伍长/火头/其他:“伍长”是5人小队的队长,伍长包含在5人里面,中央各卫均以5人为最单位。“火头”为火头兵的队长,每1000人配100火头兵,火头大多是个百正。“其他”指领导私聘的合同工或幕僚,虽为编外人员,但毕竟干着领导委派的活,隐性权力很大。
《已设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5 00: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翊卫】

翊[yì]卫,五卫之一,以发展弓弩手为主,兵力在5000+人,其中重弩2000人,轻弩3000人,轻弩全员配战马1匹,重弩需要在季考中获得五类甲等可配置战马1匹,目前翊卫共有3500+人拥有战马。
全员双修:翊卫除了必要的弓箭、弩器配置外,全员还需兼修雁翎刀,用以弥补羽箭消耗品用完后的空手状态,以及敌人近身后的自保反击。重弩与轻弩在实战运用中区别还是很大,重弩攻击强但移动慢,需要战术支持来保障安全,许多重弩的操作需要手脚并用,而一些大型复杂的重弩器甚至需要两人甚至多人配合,故此非必要的军事需求一般不出;轻弩与弓箭虽然在攻击力上不如各类重弩,但其灵活便捷的特性让它更加能适应多样战略需求,加上对刀法的娴熟使用,也能瞬间转变作战方式进行持续战斗。

[五卫]战事作用:发生小型的局部动荡时,一般采用就近原则,会直接调遣附近营的兵力进行处理,如果附近营不足以处理危机,才会调遣五卫前去,至于是派遣一卫还是各卫都抽调部分,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安排,很少需要动用全部五卫的时候,调用全部基本属于大型战事了。五卫各卫虽然普遍在几千人左右,从数量看对于一场战事而言杯水车薪,但是质量却是精打细磨。所谓一夫当关、以一敌百便是指的五卫,五卫作为强悍的先锋战士,具有震慑敌人,鼓舞士气的作用,往往能像领头羊一样带领地方军杀出一条血路,取得战事先机。
[五卫]娘子村:军营并不会放长假,只有家在京城附近的人才能利每个月短暂的休沐回家一趟,而家在其他其他城市的士兵基本不可能回去,所以有很多军嫂都会选择来京城居住,从而缓解常年隐忍的孤寂生活,所以五卫营附近的几个村落,大多以女性抱团居多。这种现场也不仅存在于五卫,全国各大军营附近皆如此,因此军营附近的村落被泛称为“娘子村”。冷知识:在娘子村附近做女人与小孩的生意,往往都很火爆。
《官职》
正二品:翊卫上将军(1人)
正三品:翊卫将军(1-2人)

正七品:录事参军(1人)
正八品:曹参军(4人)
《军阶》
正四品:中郎将(辖1000人)
正六品:旅正(辖500人)
正七品:百正(辖100人)
正八品:队正(辖50人)
正九品:两正(辖25人)
未入流:伍长、火头、其他

上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长官,管理一卫的大小事。
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副官,协助上将军管理卫内的各项事务。
录事参军:负责记录和整理卫内的日常事务及相关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曹参军:中央各卫曹参军设4人,分别是:兵曹/仓曹/骑曹/胄曹,分别掌管兵事、粮药、马匹、兵甲。各卫曹参军由中央派遣武官担任,

中郎将:士兵满1000人可设一名中郎将,中郎将是中央营地才设立的将官,比之地方的副将与参将,虽只辖一千人,但军阶高于地方将官。中央各卫人数大多不超过一万人,故中郎将为卫营军阶最高单位,各卫中郎将1-10人不等,由长官/副长官对接管辖中郎将。
旅正/百正/队正/两正:士兵满500人/100人/50人/25人可设一名旅正/百正/队正/两正,两正是最小有品级的官阶,下辖伍长5人。各阶层的长官负责范围内士兵所有日常事宜,由两正作为单个士兵生活琐事的直接负责人。
伍长/火头/其他:“伍长”是5人小队的队长,伍长包含在5人里面,中央各卫均以5人为最单位。“火头”为火头兵的队长,每1000人配100火头兵,火头大多是个百正。“其他”指领导私聘的合同工或幕僚,虽为编外人员,但毕竟干着领导委派的活,隐性权力很大。
《已设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5 00: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威卫】

威卫,五卫之一,以发展火器为主,兵力在5000+人,其中重火器2000人,轻火器3000人,轻火器全员配战马1匹,重火器需要在季考中获得五类甲等可配置战马1匹,目前威卫共有3500+人拥有战马
全员双修:威卫除火器为必要的武器配置外,全员还需要双修雁翎刀,兼修冷兵器解决了威卫在火器故障、弹药消耗后无兵器的空手问题,更能保障士兵的个体人身安全。而对全员标配战马的轻火器士兵而言,精通刀法是他们的重要训练指标,使他们更能够胜任更为复杂的战事变化。
继承前朝:威卫的前身为前朝(大景)的京畿特种“神威营”,前朝覆灭后,先帝(皇大伯)将其更名为“威卫”,列为五卫之一,并继续延续神威营在火器上的研发与使用,因此,威卫是卫营中唯一拥有“研究基地”的营地,且专门用于火器的研究与制造,名曰“火器司”。火器司以制造火铳、火炮为主,火铳筒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在数十步至二百步之间;火炮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主要用于守寨和攻城。火器的伤害有限(参考明朝),有时虽不能像弓弩般射穿精制铁甲,但对付普通装备的士兵绰绰有余。

[五卫]精火器:火器在精英眼中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传统火器,一种是大师制造的精火器。传统火器对精英而言无巨大的吸引力,反而因体量大且需要随身携带大量消耗品觉得累赘,瞄准装弹等耗时步骤在关键时候却是致命的。精火器是指火器司里的大师级制造,其特色是体量小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缺陷是无法量产,由于需要高超的锻造技术导致它量产非常非常少,除了作为贡品上交给皇帝外,通常作为五卫每年的比赛奖励而存在,因此能得到一件精火器对精英而言也是荣誉与能力的象征。
[兵部]库部司:兵部的库部司是掌管全国武器生产、研究、调配的地方,全国的武器除火器外均由库部司出品,兵部的库部司是办公行政的地方,生产基地分散在全国各地,各地区的生产基地制造的武器种类均不相同。而部分已经普及大众的用品,库部司则会与制造相关物品的商会签军需专供合同,付钱收获即可。
《官职》
正二品:威卫上将军(1人)
正三品:威卫将军(1-2人)

正七品:录事参军(1人)
正九品:曹参军(4人)
《军阶》
正四品:中郎将(辖1000人)
正六品:旅正(辖500人)
正七品:百正(辖100人)
正八品:队正(辖50人)
正九品:两正(辖25人)
未入流:伍长、火头、其他

上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长官,管理一卫的大小事。
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副官,协助上将军管理卫内的各项事务。
录事参军:负责记录和整理卫内的日常事务及相关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曹参军:中央各卫曹参军设4人,分别是:兵曹/仓曹/骑曹/胄曹,分别掌管兵事、粮药、马匹、兵甲,中央的曹参军比地方高一阶。

中郎将:士兵满1000人可设一名中郎将,中郎将是中央营地才设立的将官,比之地方的副将与参将,虽只辖一千人,但军阶高于地方将官。中央各卫人数大多不超过一万人,故中郎将为卫营军阶最高单位,各卫中郎将1-10人不等,由长官/副长官对接管辖中郎将。
旅正/百正/队正/两正:士兵满500人/100人/50人/25人可设一名旅正/百正/队正/两正,两正是最小有品级的官阶,下辖伍长5人。各阶层的长官负责范围内士兵所有日常事宜,由两正作为单个士兵生活琐事的直接负责人。
伍长/火头/其他:“伍长”是5人小队的队长,伍长包含在5人里面,中央各卫均以5人为最单位。“火头”为火头兵的队长,每1000人配100火头兵,火头大多是个百正。“其他”指领导私聘的合同工或幕僚,虽为编外人员,但毕竟干着领导委派的活,隐性权力很大。
《已设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5 0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卫】

武卫,五卫之一,以发展近战攻击的重步兵为主,兵力在10000+人,是人数最多的中央卫营,武卫士兵在季考中各项成绩获得五类甲等可获配战马1匹,目前武卫共有6000+人拥有战马。
重步兵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兵种,在战场上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其一是抵御骑兵的冲击,其二是进行大规模的正面作战,承担着战场上绝对的厮杀力量。在日常训练中,武卫主要以长枪+盾的组合进行集体训练,倾向于对个体爆发力的开发,勇与猛是五卫的主旋律,因此武卫的士兵常常以“猛汉”著称。对于拥有战马的武卫而言,在日常训练中不仅会要求具备一个步兵该有的素质,还会训练其马上的作战,算得上是步兵+骑兵双修,当有战术需求时,这些武卫精英同样可以秒变一支战力惊人的骑兵。


[太医院]军医:全国军医由太医院负责招募派送,太医院会面相全国考取过“行医资格证”的大夫进行公开招募,对通过层层关卡考核的大夫授予正九品的“医正”之位,然后将其派送至全国各大军营进行常驻。这些军医虽然不在太医院当差,但是隶属太医院,享受国家俸禄以及九品公务员待遇,况且军医大部分都能受到整个军营的尊敬,虽然累但名誉值拉满,高层关系户也容易接触,故此每次太医院招募军医,都会引起不少大夫前往报名。全国军营每五千人配1名军医,最低满一千人起配,人数不足一千由当地政府自行解决。

《官职》
正二品:武卫上将军(1人)
正三品:武卫将军(1-2人)

正七品:录事参军(1人)
正九品:曹参军(4人)
《军阶》
正四品:中郎将(辖1000人)
正六品:旅正(辖500人)
正七品:百正(辖100人)
正八品:队正(辖50人)
正九品:两正(辖25人)
未入流:伍长、火头、其他

上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长官,管理一卫的大小事。
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副官,协助上将军管理卫内的各项事务。
录事参军:负责记录和整理卫内的日常事务及相关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曹参军:中央各卫曹参军设4人,分别是:兵曹/仓曹/骑曹/胄曹,分别掌管兵事、粮药、马匹、兵甲,中央的曹参军比地方高一阶。

中郎将:士兵满1000人可设一名中郎将,中郎将是中央营地才设立的将官,比之地方的副将与参将,虽只辖一千人,但军阶高于地方将官。中央各卫人数大多不超过一万人,故中郎将为卫营军阶最高单位,各卫中郎将1-10人不等,由长官/副长官对接管辖中郎将。
旅正/百正/队正/两正:士兵满500人/100人/50人/25人可设一名旅正/百正/队正/两正,两正是最小有品级的官阶,下辖伍长5人。各阶层的长官负责范围内士兵所有日常事宜,由两正作为单个士兵生活琐事的直接负责人。
伍长/火头/其他:“伍长”是5人小队的队长,伍长包含在5人里面,中央各卫均以5人为最单位。“火头”为火头兵的队长,每1000人配100火头兵,火头大多是个百正。“其他”指领导私聘的合同工或幕僚,虽为编外人员,但毕竟干着领导委派的活,隐性权力很大。
《已设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5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御卫】

御卫,五卫之一,以发展灵活的轻步兵为主,兵力在8000+人,御卫士兵在季考中各项成绩获得五类甲等可获配战马1匹,目前御卫共有5000+人拥有战马。
轻步兵在战场上主要承担骚扰、偷袭、拖延敌人前进和掩护主力部队的任务,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和空间。为便于行动,轻步兵通常不会穿厚重的铠甲,因此需要轻步兵具备出色的体能与战斗技能,因此,为发挥个人的最佳战斗力,御卫的武器通常多种多样,但主要集中在枪、刀、剑三种武器上,要求每个御卫能够灵活使用长兵器与短兵器,用于应对每种任务所需要的武器种类,如战场使用枪戟等兵器直接迎敌,潜伏偷袭避免暴露使用刀剑等兵器等。御卫因为专攻灵活性,在野外行动中更具有优势,当御卫的士兵配上战马后,堪比一支强悍的轻骑。


[待编辑]:
《官职》
正二品:御卫上将军(1人)
正三品:御卫将军(1-2人)

正七品:录事参军(1人)
正九品:曹参军(4人)
《军阶》
正四品:中郎将(辖1000人)
正六品:旅正(辖500人)
正七品:百正(辖100人)
正八品:队正(辖50人)
正九品:两正(辖25人)
未入流:伍长、火头、其他

上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长官,管理一卫的大小事。
将军:中央各卫的军事副官,协助上将军管理卫内的各项事务。
录事参军:负责记录和整理卫内的日常事务及相关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曹参军:中央各卫曹参军设4人,分别是:兵曹/仓曹/骑曹/胄曹,分别掌管兵事、粮药、马匹、兵甲,中央的曹参军比地方高一阶。

中郎将:士兵满1000人可设一名中郎将,中郎将是中央营地才设立的将官,比之地方的副将与参将,虽只辖一千人,但军阶高于地方将官。中央各卫人数大多不超过一万人,故中郎将为卫营军阶最高单位,各卫中郎将1-10人不等,由长官/副长官对接管辖中郎将。
旅正/百正/队正/两正:士兵满500人/100人/50人/25人可设一名旅正/百正/队正/两正,两正是最小有品级的官阶,下辖伍长5人。各阶层的长官负责范围内士兵所有日常事宜,由两正作为单个士兵生活琐事的直接负责人。
伍长/火头/其他:“伍长”是5人小队的队长,伍长包含在5人里面,中央各卫均以5人为最单位。“火头”为火头兵的队长,每1000人配100火头兵,火头大多是个百正。“其他”指领导私聘的合同工或幕僚,虽为编外人员,但毕竟干着领导委派的活,隐性权力很大。
《已设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纹银
9680 两
铜钱
966806 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9-15 0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枢密院北院】

枢密院是维护帝王统治的特务机构,直隶于皇帝,旗下北院与南院,二者最大的区别为北院管内政,南院管外政。北院在籍人数23000+人,其中大约有18000+人分散在全国各地进行各自的任务,剩余均在各司待命培训,总司待命一千多人,其余司待命数百人不等。
北院主管内政方向,监视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与朝廷之间的各种军事、政事信息,侦查一切可能威胁皇权、危害朝廷的行为与言论,直接上报皇帝,听从皇帝调遣,可直接对其进行逮捕、刑讯与处决,不必经过刑部、大理寺等一般司法机构。


兵部与枢密院:兵部与枢密院都负责国防,但二者分工大有不同,兵部主要负责国家军队日常事务、包括武官兵籍、武器装备、军费调拨、战争制定等事宜;枢密院则负责军事勘察、国防安全、反动监察、间谍密探等事宜。因国防问题两个部门会经常有政务交集,如发生战事动乱、特殊计划等,二者需共同议事,互相配合。
北院与南院:枢密院在过去的朝代中并无南北之分,而大部分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军事安全一块,圣元女帝建国后,将枢密院开辟出南院与北院,各负责国家安全的不同领域。北院负责内政,倾向对国内反动派的挖掘,重点监察官员结党乱政、贪污腐败、通敌叛国、民间反动等;南院负责外政,倾向对国际安全的监察与预防,如边防活动、他国情报、间谍培养等。因南北的分工不同,导致南北二院在国内的名声天差地别,对国内官民而言,南院是必要的国家安全行为,无论自己在国内多作乱,没人希望国破家亡,因此大多都认可南院的一切行动。但北院针对国内官民,保护的是皇家朝廷的利益,必然会损害权贵世家的私人利益,而北院行事雷霆,又有刑讯抄家特权,因此北院在国内人人谈之色变,民间有言:枢密院分两种,一种叫“枢密院”,一种叫“北院”。自古以来,枢密院在历史文献中一直都是负责国务军机安全事宜,故此南院更倾向于传统的枢密院,而北院对世人而言更像是圣元女帝新开辟出来的一个新的机构,因此在民间,不区分南北的枢密院通常泛指南院,北院特指北院。
机密任务:执行秘密任务的人,隐姓埋名,无人知晓,存在于各行各业,各府各宅,如潜伏人员、间谍人员等,知晓他们真实身份的人只有相关负责人以及最高领导,其档案为绝密档案,存放在总部,只有指挥使与指挥副使才有资格查阅。
各郡设司:北院在各郡都设有郡司衙门,名为“北院XX司”(中宁(总部)/曲水/玄封/云阳/北昭/苍华/广成/平安),司使为各司的负责人,除了各大司衙门外,其余均为灵活据点,大部分为租用的宅院,少部分为官方置办的公开地方衙门。
《官职1》
正二品:北院指挥使(1人)
正三品:北院指挥副使(1-2人)

从三品:密使(临时兼任)
正四品:司使(1-8人)
正五品:教使

正七品:录事参军
正八品:曹参军
正九品:狱丞
《官职2》
正五品:总使(辖1000+2主使/10上使/20中使/100小使=1132人)
正六品:主使(辖500+5上使/10中使/50小使=565人)
正七品:上使(辖100+2中使/10小使=112人)
正八品:中使(辖50+5小使=55人)
正九品:小使(辖10人)
未入流:其他
备注:为方便浏览与理解,特将枢密院的官职拆开成“固定职能性”与“递阶职能性”进行展示,二者属于同一框架,只是为了方便浏览特意拆开展示的。枢密院属于武官系统中的特务系统,并非是军队系统,故不参与军阶制。军阶一般只管人,不安排具体的职务,而枢密院各阶层的枢密使除了管辖人外,还负责相关的职务(任务),并对其负责任。枢密院的递阶官职与军队的军阶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军阶“将级”以下的头目均包含在编制单位内,都属于“兵”,如伍长包含在这5人里,队正也包含在这50人中,类似学校中一个班的队长/班长,队长/班长也属于学生,只是专门赋予了这些人管人的权力。而枢密院各阶层的枢密使不属于“学生”,更像是管理这个班的“老师/班主任”,枢密使是朝廷命官,赋予了任务指挥权与责任权,就如一个班出事了承担责任的是老师/班主任而不是队长/班长一样,因此在枢密院的编制单位中,上一级如同校长,管辖范围内除了学生外,还需要把老师也加进去。(当然,军阶的各正官也是要担责的,区别在于军阶的正官革职后大不了变回了一个普通的兵(不当班长了至少还是个学生),而枢密使被革职后虽然做回普通员工的概率很大,但卷铺盖走人的概率也不小。)
北院指挥使:北院最高指挥官,可直接发布对3品及以下官员的刑讯令,3品以上需添帝印方可进行刑讯,对朝廷官员无直接死刑权,需请示皇帝批复方可执行。
北院指挥副使:北院最高副指挥官,协助长官管理北院事宜,参与决策和执行命令,可直接发布对5品及以下官员的刑讯令。
密使:特殊机密任务的负责人,由皇帝派专人负责,属于钦差级别,因是由皇帝亲派的专项任务员,可直接发布对任何人的刑讯令,无死刑权,执行死刑需请示皇帝。如某官员被皇帝派去执行某项机密任务,但需要北院的情报网系统,就会任命其为“密使”。密使的地位仅在正副指挥之下,可调遣北院任何成员为自己办事,事情办完后会收回密使身份。密使只有人员调遣权,无绝密档案查阅权,查阅任何绝密级资料需要向正副指挥使申请,由专人陪同进入绝密档案室,禁止翻阅与自身任务无关的档案。
司使:各司相关负责人,可直接发布7品及以下官员的刑讯令,其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各司的任务进行状况,将各司收集的情报汇总至正副指挥处,及时向正副指挥反馈出现异动的情况与信息,将领导下达的任务进行派遣等。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负责一个郡,也可以一个人负责几个郡,戏外未设满的情况下表示同时负责所有郡。
教使:教官,负责北院的技能培训、军事训练和军纪工作,确保士兵的军事技能和纪律性‌,无发布刑讯令的权力。
录事参军:负责记录和整理北院的日常事务及相关文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录事参军只负责明面上的信息记录工作,涉及机密的由相关负责人自己记录在案,并交给指挥使存档。
曹参军:曹参军设4人,分别是:兵曹/仓曹/骑曹/胄曹,分别掌管兵事、粮药、马匹、兵甲。
狱丞:北院各司监狱的狱长。

总使/主使/上使/中使/小使:总使至小使,上一级管下一级,且是管辖人员任务的总负责人,等级越高,管辖的任务范围越大,任务数量越多,责任越大。当然,并非所有的责任都遵从这一指标,有些任务虽然单一,但需要的人员却很多,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使的上级为司使,每个总使下辖一千多人,并监督管辖范围内任务人员的任务进度,对其进行汇总跟进,将其上汇给司使。总使到小使没有发布刑讯令的权力,如需抓捕官员需要从上级处拿到刑讯文书方可进行抓捕刑讯。
其他:其他指北院聘请的生活合同工,如厨、杂工等,枢密院没有职业火头兵,且大部分都是外派人员,天南地北需要灵活性,生活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已设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齐乐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齐乐(小齐日记本) ( 蜀ICP备2022023193号 )  

GMT+8, 2025-9-1 12:33 , Processed in 1.21498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